【古人的心理世界】
弟:你來看看這個題目,它問哪些句子呈現萬物無聲的情況。我覺得有問題!
我:?
弟:為什麼答案是枯藤老樹昏鴉?解答說因為只有這首裡面沒有動詞。
我:?
弟:"無言獨上西樓,月如鉤。"還有"尋尋覓覓,冷冷清清,淒淒慘慘戚戚。"難道不行選嗎?我從詩中也感受到萬物無聲啊~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弟弟對於國文模考試題非常苦惱,他認為答案選項只擷取詩詞曲的片段,根本沒有辦法理解詩人要呈現的意境。李煜的相見歡和李清照的聲聲慢都有讓他感覺到萬籟無聲、唯有淒清的類似感受,反而是天淨沙,有昏鴉和瘦馬,烏鴉會叫,馬蹄答答,這些聲響才真的顯出意境,根本就不是萬物無聲。
時值暑假最後兩周,他決定去書店找幾本書來看,先理解一下古人的心理世界,也許就能把考卷答案好好填好。
我和弟弟到書店逛了一下午,他選了幾本書,這幾天他有空就在翻閱,讀完後,又推薦給我,跟我說:「我再次驗證了,很多考題都不了解古人心理,才會有那麼奇怪的答案,你好好看這些書,這樣才能真正進入古人的心理世界,不然這些題目妳都寫對,真是太糟糕了。」
其實我看著某些考題,也是苦笑加無奈。是要嘆息弟弟太有自己的想法?還是要懊惱他讀過太多書?看到這些考題裡的詩詞古文片段,弟弟腦中浮現的是完整的篇章、連結的是那個時代歷史實況、作家生平與經歷、還有古代文人慣用的文詞表現方式,所以他迷惑、不解、充滿苦惱,還有這些被標示為錯誤題項帶來的難言挫折。
這是無解之題,只能自我調整吧!看他是要接受自己的想法無法得分,學會不在意分數的扣減;或是在意分數取得,而慢慢嘗試理解考試得分的思路,無論何種方式,都得自己心甘情願。
總之,整個暑假,就在跟國文考題的糾結中,這樣過完了。唯一的收穫應該是找到走入古人心理世界的方法吧,哈哈!
*圖:弟弟從書店找到、認為可以幫助理解古人心理世界的書